98年,朱总理公开点名“刘积斌跟我吵架”,刘积斌后来怎么样了?
朱镕基总理向来说一不二,办起事来雷厉风行、不容置疑,但有这么一位同志却敢于和朱总理“吵架”,双方是互不相让,争得面红耳赤,后来是其他同志介入劝架,才将两人分开,这位“大胆”的同志叫刘积斌,时任财政部高干。刘积斌是山东人,青年时就读于名校北航,毕业后被分配到某机械厂工作,期间因为表现积极屡次获得提拔,至80年代,他已经成为工厂高管,职级为正处。1985年,他被调到航工部锻炼,3年后进入财政部任职,主管证券与金融。当时新中国的国债刚刚恢复发行,党中央每个季度都会给各省摊派一定数量的债券,富裕的省份一般会多拿一些,发展欠佳的省份则会少一些。后来,国务院决定推动国债市场化,将国债当做特殊的“商品”售卖,摊派制随即被取消,改为发行机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批量销售,然后银行再把债券零售给个人或者其他有资质的集体。1991年,第一届国债承销大会在北京召开,包括5大商行在内的多家中介机构闻风赶来,一举抢购了7成国债,1992年,这个比例上升至9成,1993年更是供不应求。朱总理见状,随即决定将国债的利率与市场行情挂钩,市场好,利率就高,债券持有人的收益也随之上升;市场不景气,利率就相应下降,收益自然也会少一些。朱总理认为,按照西方国家的经验,国债市场化之后,利率总体是会升高一些的,这样更能调动老百姓购买国债的意愿。但刘积斌却坚决表示反对,他直接来到朱总理的办公室,请总理收回成命。总理自然不肯,总理直言如果国债的利率一直比银行低,那买国债还有什么意义?不如直接去银行存定期比较划算。刘积斌说搞市场化利率不一定会升高,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可以参考,但不能照搬,英美那些国家玩债券比较早,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监督体系,足以应对一切突发情况。但我们呢?我们的金融制度还有很多的缺点,如果国债的利率太高,就会有人唯利是图,胡来乱来,届时金融秩序将受到严重干扰,国家会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。其他同志见状,连忙上前来劝架,缓和总理和刘的情绪。后来,两人各退一步,朱总理同意国债利率仍旧由国务院划定,而刘积斌则同意适当放宽利率空间,让总理有更大的裁量权。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刘积斌则继续对国债进行改革,他将国债的购售权进一步下放到各银行,老百姓自此不用再去专门的证券中心交易,随时可以去银行的窗口凭票兑付现金,省去了许多麻烦。到了1996年,国债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体系,由单一品类转变为多品类,大家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购,债券交易也不再需要复杂的流程,可随时通过电脑买入或抛售。朱总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他对刘积斌很是欣赏,刘不仅能力出众,而且敢于说真话、说实话,不搞阿谀奉承,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。不久之后,朱总理将刘调到国防科工委工作,职级为正部。刘上任之后,马上对军工部门进行大改组,整编、合并成立10个军工公司,由国家控股,实行市场化管理。很快,这一举措便取得了成效,军工单位迅速由低迷走向兴盛,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,每年给国家带来海量的收益。1998年,朱总理在国务院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还主动提起了刘积斌,说起了两人当初为了国债吵架的事情。当然总理不是要“秋收算账”,而是借着这件事勉励大家要说真话,有什么情况如实汇报,不要藏着掖着。自己虽然脾气急,但明事理,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挟私报复,政见不同是正常现象,只要肯为人民服务,那就是好样的!上个世纪90年代,中国的改革才刚刚找到点门道,还需循序渐进慢慢前进,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,千万不能有“一步到位”这种想法,因此刘积斌当时的担忧是完全正确的,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。而国债的框架自1996年奠定后就再也没变过,一直延续到了今天,其稳定的特性也引来了无数人的追捧,国债通常一上线就被卖空,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理财产品之一,亦是中国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